“中国基础教育实践创新典型案例”近日正式发布,这100个典型案例是在多轮严格慎重的专家评审基础上,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面向全国分批征集的“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典型案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小学党建德育等主题的近1200个案例中遴选得出。案例主要呈现出直面新时代基础教育痛点、聚焦根本任务与关键要求、注重区域教育顶层设计等方面的特点。
按照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主题,实践创新典型案例分为党建德育与学校安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素质教育深化发展、减负提质与数字化战略等五大类。100个案例的具体内容将陆续在“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今天,一起来看素质教育深化发展主题下关于劳动教育的9个案例——
上海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充分发挥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优势,充分用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五个中心建设所带来的丰富劳动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形成劳动教育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上海坚持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印发《上海市学校劳动教育“十四五”规划》,部署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文化涵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支撑服务保障等六大“行动计划”。编制《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任务单》《上海市中小学居家日常生活劳动指导手册》,将劳动教育任务贯通到中小学各学段,落实到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编制《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场馆标准指南》《学生职业体验类基地指引手册》《学生劳动教育类基地指引手册》,为高质量建设好劳动教育基地提供制度保障。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上海坚持把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作为劳动教育的前提保证。依托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市、区两级跨部门统筹协调、校内外协同、社会多方参与的劳动教育统筹推进机制。目前,全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2100多家,提供劳动实践岗位80多万个。同时,联动百余所职业院校开发大批劳动实践点,每年吸引10多万中小学生开展职业体验。上海尤其注重在劳动教育中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百名劳模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三、抓好课程建设
上海坚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必修课”。对标国家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拓展“劳动技术”课程。不断深化“学科德育”,注重对不同学科劳动教育内涵的系统梳理,探索中小学纵向衔接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已坚持8年明确高中生参与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课时;坚持40年要求高中生必须完成学农劳动一周。自2019年起,明确初中生参加公益劳动80课时、职业体验32课时。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职业体验等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全市推动中小学校按要求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全覆盖。在日常劳动教育方面,推动100多所非遗传习学校和20多所非遗示范学校建设打造一批“非遗传习学校基地精品课程”,成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四、强化基地建设
上海着力建强学校劳动教育主阵地,形成一批以校内、户外空间为特色的校园劳动园地。深入推进市区两级劳动基地“整合共享”,建立首个上海市学生综合性劳动实践基地(光明花博邨),开发全链条的劳动教育系列实践课程。在崇明开发综合现代农业、海洋智造、绿色科技、生态文明工农业生产劳动基地集群,推动企业、街镇和各区教育局等结成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联盟。组织开展“学生走进国企”“老字号进校园”“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汇聚全市九个涉农区,开发乡村振兴、农耕文明等劳动实践课程。积极拓展长三角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已征集劳动教育基地200多家。
五、完善支撑保障
上海坚持把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按标准配齐建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常态化开展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能力和质量。坚持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搭建学生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信息记录平台,实现学生劳动资源信息“一网统管”,劳动实践基地“一站服务”,劳动文化资源“一站共享”。还将进一步开展以劳动教育和校外教育为重点的地方立法研究,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
上海坚持不懈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守正创新,促进了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形成,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共识与合力,也促进了育人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志向,增强了责任,提升了能力,收获了成长。
在推动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劳动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标识;必须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把爱劳动、能劳动作为学生培养的核心素养和走向社会的关键能力,鼓励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增进劳动情感、意志、志趣,升华精神和品格;必须要坚持系统化设计和推进,整体推进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做好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衔接,促进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诸育融合,打好规划、课程、活动、评价和资源保障的组合拳。
新时代新征程,上海劳动教育将进一步谋划新篇,布好新局,坚持做强做大做实公益性劳动教育基地,发挥骨干、示范、辐射功能,进一步鼓励全社会共同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劳动教育,形成校内外互补协同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执笔人:闵辉)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劳动课程标准研究项目实验区,常州市贯彻“五育并举”理念,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创新导向,全方位、全学段、全过程实施劳动教育,旨在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
一、破解改革难点,全市域加强劳动教育统筹规划
一是制度先行。我市历来重视劳动教育,从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就对全市劳动与技术课进行整体规划,要求所有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技术课,一批学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劳动技术课程。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19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实施意见》,启动劳动教育“百千万工程”,构建了行政推动、教研牵动、学校行动、基地互动、家庭主动的“五力联动”推进模式。2021年常州市率先启动全国首部劳动教育地方立法工作,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劳动教育。《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出台。二是资源重组。统筹全市各类优质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太湖湾教育大营地、佳农生态园等467个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构建出“农业+”“工业+”“服务+”等类型多样的“一体四翼”劳动基地格局。采用“基地+学校”共建模式,挂牌150个劳动基地,遴选出156所领衔校,共同开展课程研发。2015年我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教室投入使用,开启集约化实施劳动教育的先河。目前已形成常州博物馆“悦纳龙城,博悟万物”职业体验课程,太湖湾教育大营地“慧创”课程等100个劳动精品课程群。三是范式创新。创造性提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劳动经历”的理念,从“五力联动”推进模式升级转化为“五一协同”劳动教育实践范式,围绕教育理念、课程研发、教学实践、素养评价、支持保障五方面强化劳动教育,旨在完整地育人,育完整的人。建立了“1+1+1+N”的劳动教师资源库,明确每区有1位劳动教研员、每校有1位劳动专任教师、每家有1名家长志愿者、每行有N个能工巧匠。每年设立100万元用于劳动教育课程研发、师资培训、绩效奖励。通过全员育人导师制、家校社育人协作制、学校基地课程共创制、综合评价激励制等助推劳动教育创新实施。
二、剖解实施重点,全方位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建设
一是坚持课程为核,系统建设劳动课程。编制区域和学校课程实施规划,开发“学校-基地-家庭”劳动大课程。高质量实施国家劳动课程,特色化开发劳动基地课程,高标准创生劳动家庭课程。全市85%以上学校开辟校内劳动实践场地,形成劳动教育“一校一品”特色。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以校内“菜耕香”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开发了芦花种植园、芦花果蔬坊、芦花匠心坊三大劳动课程。《“五一协同”劳动教育实践范式的市域探索》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是加强实践体验,提升劳动教学品质。依托课标实验研究项目,全面落实《劳动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特征,凝练出“做-研-创”的劳动教学新样态。小学阶段侧重“动手+动脑”的体验式劳动,初中阶段侧重“做中学+学中研”的项目化劳动,高中阶段侧重“多学科参与+深层次探究”的创造性劳动,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进阶性、劳动内容的合理性、劳动强度的科学性、劳动品质的迁移性、劳动情感的持久性。三是制定劳动清单,培养主动劳动习惯。下发全市“学校劳动清单”和“家庭劳动清单”,确定28类200项学校和家庭劳动项目。全市学校绘制劳动实践岗位图谱,践行劳动实践公约,制定《家庭劳动教育行动指南》,规定家务劳动时长、达成目标、考核标准,根据学段特点为家长提供实施建议。如香梅小学整体构建了“生活挑战100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家校社三方联动协作,实现学生生活自理、技能提升、品格培养等素养目标落地生根。
三、化解评价堵点,全维度构建劳动教育激励体系
一是坚持素养导向,构建一体化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从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个关键要素整体构建小初高一体化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学生每年至少能掌握一项劳动技能,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基于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学生劳动素养监测。二是坚持科学评价,采用“护照+平台+地图”的多维评价方式。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发放《新时代社会实践成长护照》,开发“享去·常州”劳动教育APP电子化评价平台,依托基地地图进行劳动打卡。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等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三是强化监督管理,形成劳动教育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常州市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群评估等级标准》,激励劳动基地优质跨越。将劳动教育纳入地方教育督导和综合考核体系,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体系。
(执笔人:完利梅、张小亚)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全要素激活,让孩子从小热爱劳动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劳动教育起源于富春第七小学“开心农场”的实践探索。2021年,富阳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富阳区成立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从四个维度,全要素激活劳动教育,深化以劳育人,培养知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一、师资激活,人人都是劳动导师
教师是劳动教育落实最为重要的因素,全区多渠道建设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多举措提高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劳动教育师资问题。一是高标准配齐校内教师。成立区劳动教育研究院,聘请全国劳动教育专家,依托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平台,组建劳动教育研究核心团队,实现校校都有专兼职教师。构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三级培养机制,累计目前已开展15期培训,合计1000余名教师参与其中。二是高质量引进校外名师。邀请287位工业、农业等行业的劳动模范,古法造纸、油纸伞、陶艺等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和科技特派员作为专门指导教师进驻学校、基地。聘请500余位校外人员参与课后托管劳动实践指导,并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覆盖全区中小学,服务10万余学生。三是高素质培育农事教官。采取“农户+基地”结对模式,组织农户进行农事劳作、乡土文化等方面培训,引导农户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扫干净、堆整齐、种满园、点漂亮”的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共351位结对农户以“农事教官”的身份上岗指导劳动实践。
二、场域激活,处处都是劳动场所
面对劳动教育场地缺乏现状,富阳区整合资源,构建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劳动场域,让劳动教育处处可见。一是特色化打造“校内+校外”两类基地。挖掘学校特色劳动实践资源,实现校校都建立劳动专业教室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文创点,感知体验数字科技下的劳动。开展学校课程双讲授、短期实训双指导等,实现校企“双主体”作用。如富阳中学,联合区内现代化企业,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二是区域化推进“营地+基地+体验点+农户”四级体系。区政府牵头,投入近7亿经费,打造阳陂湖、洞桥、常绿“红绿篮”等3个大规模综合实践基地。挖掘乡村资源,分批次挂牌认定了49个乡村实践体验基地。以全区24个乡镇为主办单位,推出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亲近传统文化,感知节气之美”系列课程。借力产业资源,立足富阳古法造纸、球拍制作等区域特色产业,打造了100个“企业+”“工厂+”等具有富阳产业辨识度的实践体验点,开辟劳动教育结合社会资源的新路径,组织学生进农村、入农户,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掌握特色手工技艺、非遗传统技艺,传承劳动文化,弘扬劳动精神。
三、任务激活,时时都有劳动清单
面向学生生活,借助劳动任务清单的全领域、全学段、全链条推进,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一是推行“区级劳动清单”,让日常劳动有标可依。经浙江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审定,编制出版浙江省《劳动教育实践指导清单》,1-9年级共14册。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任务细化到年级;从地方特色实际出发,任务内化到实际;从密切家校合作实际出发,评价强化到过程。提出“6年学会12道菜、9年打磨成长底色、12年奠定幸福人生”的具体目标,打通劳动教育在家校社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二是举办“劳动技能大赛”,让劳动技能有台可展。每年举行校级和区级“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以全区劳动周、劳动成果展为展示平台,考察学校劳动清单实施情况。同时,让学生们在学习强国等各类平台中展示劳动技能、感知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四、画像激活,事事都有数字评价
以数字赋能劳动教育,推进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数字画像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一是劳动素养有画像。搭建“新劳动教育”数字化平台,构建劳动教育智能管理和监测评价体系,实施劳动实践体验反馈单评价、劳动争章评价、劳动币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借助全程、全场景的过程性数据采集,形成学生劳动成长数字画像。通过钉钉端口,及时记录学生在家的劳动情况,以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形式展示孩子的劳动过程,发布学生劳动成果156万条。二是区域管理有数据。平台采集49个劳动实践基地、7条红色劳动路线、100个精品村、351家示范农户的信息数据,打通各级网络资源,线上发布活动咨询,构建劳动教育良好新生态。同时,平台实现部门间、乡镇街道间以及基地农户间的多跨联动,综合集成资源服务、实践服务、数智育人、乡村振兴、服务监管共5大场景,实现一屏呈现多维场景数据,一屏掌握基地综合运营态势,助力劳动教育区域管理。
在劳动教育取得成效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型的劳动师资队伍、劳动实践基地课程缺乏科学性、时效性、特色性。计划将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强化劳动基地和课程建设;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
(执笔人:章振乐)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开展多元开放、多维融合的劳动教育
瑶海区以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牢牢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努力构建了“1135”劳动教育发展体系,明确以“人人具备素养”为目标,坚持以“时时创造美好”为主线,秉承“系统观念、项目为王、效果导向”三大理念,着力实施“全域推进机制保障”等五大行动,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全域推进”新机制,凝聚共识全保障
坚持全区域推进,全过程参与,建立了“一案”“两入”“三动”保障机制。一是区政府出台《瑶海区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将劳动教育工作纳入《关于开展“学在瑶海活力教育”十大行动实施意见》中序时推进,纳入瑶海区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督导管理。三是“政府、部门、学校”三级联动推进,领导小组细化分工,定期调度;各部门协同配合、深挖资源,区财政、人社部门提供了人力、财力资源,团区委、区妇联组织提供了“非遗进校园”等课程资源,各街镇开发区提供社区、花园等场地资源;各学校主动对接、主动作为,丰富劳动教育育人路径。
二、打造“一专多能”新队伍,学习激发专业化
将劳动师资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多渠道建设一支专兼职队伍。一是“专业+志愿”培养。全区2058名班主任担任劳动专业兼职教师,聘请136名劳动模范、非遗传人、工匠大师等志愿者担任劳动教育指导师。二是“全员+专项”培训。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课例研讨及技能比武活动,组织“名家谈劳动教育”等专题活动,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设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组织劳动教育专项培训,培育校园美化大师和劳动教育名师。
三、研发“多元开放”新课程,课程引领高质量
围绕“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打造劳动教育精品课程。一是“一标一手册”的根系纲领。以课程标准为根,挖掘劳动教育区域特色和融合案例,编制了《瑶海区劳动教育指导手册》,14所示范校开发了“劳动教育读本”,形成了《认识劳动工具》等一批特色读本。二是建立了“1+X”的课程体系。“1”即基础性课程。各校分年级制定劳动教育清单,每周开设不少于1节,“X”即拓展性课程。各校以课后服务等为载体,开发校本特色劳技课程287门,推动劳动教育特色化。打造了元一名城小学“晴耕雨读”、幸福路小学“本草工坊”、滁州路小学“悦耕园”等一批特色劳动教育课程。
四、创新“多维融合”的新路径,共享共建多基地
打造“文化园地、实践园地、探究园地”的全方位劳动教育阵地。一是弘扬劳动文化。树立示范先锋,让劳动榜样成为时尚表率,将每学期开学第三周列为劳动教育周,每年5月份作为劳动教育月。开展讲好“瑶海教育故事”系列活动53期,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教育着,感染着每一位瑶海师生。二是发挥“区园、校园、社园、家园”实践园地功能。全省首创积极打造占地200亩的“五育并举”实践基地,建设了校园优化大师孵化基地,培育校园劳动技能大师,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打造劳动教育园地,每学年组织8万余名学生到中心参与一天的劳动教育活动;各学校“上天入地”开辟劳育场地82个;精选了4个校外劳动教育基地,39所学校分片做到校校有基地挂牌。简单家务成为家庭作业,家长记录孩子在家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三是项目化学习运用于劳动育人中。开展了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项目化落实课程内容,开发了“一米麦田、舌尖上的美食、桂花与生活”等多个学习项目。
五、赋能“全面发展”的新评价,多元考核促发展
注重劳动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多元性,确立“一、多、三”综合评价。实现劳动教育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一”即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多”即学校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发《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手册》,从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劳动情感五个维度考评。通过实时记录、阶段总结、分级达标三方面进行测评。“三”即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评价,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定活力家长评价手册,共同记录孩子在家劳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齐抓共管,全路径凝聚育人合力。
(执笔人:张玉玲、黄照亮)
2021年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以来,我县确立“五育并举、寓教于劳”工作思路,致力把劳动教育作为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取得较好成效,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作专题报道。
一、体系化推进:“六有”引领,统一步调
本着有主题、有场所、有手册、有导师、有能手、有课时的“六有”导向,系统明确全县中小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规定动作。有主题:就是一校要确立一个劳育主题,不能千校一面,必须立足学校实际,体现自身特色;有场所:就是每个学校都要建设一个劳动教育的基地或场所,着力破解解决劳动教育走不出教室、走不出学校的问题,倡导劳动课从校内向校外拓展;有手册:就是每一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劳动教育的主题,根据不同学段实际,开发具有地方、校本特色,适合学生发展的劳育课程指导手册;有导师:就是要求学校要充分整合教师、家长、社会、部门的人才资源,组建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劳育师资服务队伍;有能手:就是要健全学生劳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定期打造一批劳动小能手,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有课时:就是要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每周劳育课不少于1课时。目前全县有溪禾山铁观音文化园、安溪茶厂、经兜村爱耕农场等各种校外劳动实践场所123处,面积54万多平方米,涉及茶叶、竹藤编、农耕、豆制品等84种实践项目;编写《乌龙茶的栽培与制作》《安溪竹藤编》《湖头美食》等各类实践指导手册60本;聘请各级劳动模范、最美农民工、非遗传承人等校外劳动导师252名;打造劳动小能手4667名。
二、素养化教学:五育并举,学科融合
把“学科融合、寓教于劳”作为劳动课教育的重中之重,出台工作意见,指导各校进一步活化劳动课,树立“每个学科教师都是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理念,引导教师找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结合点,以劳养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五育并举。同时,还于2022年以“春种秋收·晚稻开镰”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个全县性的现场会,为各中小学校打造一个样板。活动中,学生在下田收割、打稻、整理秸秆之外,还跟数学老师学统计概率,跟地理老师学习土壤知识,跟美术教师即时写生,跟着物理教师学习杠杆原理,跟音乐老师拉起劳动主题的歌曲号子。两年来,全县各中小学校踊跃实践,涌现出了生产车间里讲思政、田间地头里谈数学、建筑工地里说物理、豆腐作坊里话生物、生态茶园里聊地理等等“劳动+”精品课程,劳动教育不断从动手出汗往探究研学、素养提升的方向延伸拓展,已初步形成系统的学科教育融合劳动教育的课程群,先后开发出思政劳育、艺体劳育、文学劳育等10大类课程体系,其中《无我茶会——学会平等、尊重、感恩》《茶歌对唱》《茶诗茶联欣赏》《茶乡中国韵律操》等课程逐步成型,可推广复制。蕴含思想、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劳动课,也契合了新高考“无情境、不命题”的理念,让广大师生对劳动教育又有了全新的认识、体悟和收获。
三、机制化落实:四维发力,激励促教
从学校、教师、学生、基地等四个维度多方发力,进行激励、督促和推动。学校层面:培育一批劳动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并“以奖代补”激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目前全县有《安溪竹藤编工艺的传承教育》《“建技谋发展筑梦向未来”土木工程劳动教育实践》等省级特色项目4个,《传统美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忘四时知行相长”农耕文化主题劳动教育实践》等市级特色项目10个。教师层面:今年,我们已开始尝试以“学科+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教学技能比拼、名师遴选活动,同时将劳动教育纳入全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专项考核,并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优秀课例(论文)评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学生层面: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荐遴选新时代“三好学生”等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作用,常态化开展亲子同劳动主题活动,倡导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基地层面:目前全县已有省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个、市级5个,县级7个,今年将再遴选推荐10个县级以上的劳动教育基地。
(执笔人:高志强)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督促指导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地。
一、聚焦育人价值,健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落实劳动课时要求。在全省中小学组织开展“晒课表”活动,各地在门户网站公示辖区内各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课表,设立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信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督促全省中小学开齐开足上好劳动教育课程。二是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当地文化、自然、产业资源,设计制定并落实具体的劳动清单,形成“一校一清单”特色。开展全省大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清单征集评选活动,首批重点培育打造了70个全省优秀劳动清单。吉州区兴桥镇良源小学引进民间艺人进课堂,传授竹编、木雕等传统手艺。芦溪县南坑镇中心学校根据学校泥塑文化特色,分学段设置了泥塑、瓷器制作等特色劳动任务清单。三是规范劳动课程教学。依据新课标制定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从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拓展与延伸等四个方面规范劳动课程教学。四是树立劳动教育典型。遴选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区6个、特色示范学校193所,征集评选劳动教育典型案例130个,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聚焦质量提升,优化劳动教育条件保障
一是加强师资培训。邀请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等专家开展2次劳动课程新标准学习培训,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开展示范性培训。吉州区对全区2000余名班主任统一开展劳动教育新课标培训。芦溪县从现有教师队伍中调剂100余人转为专职劳动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和指导,做到有课必有“师”。二是加快场地建设。遴选了28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实行年检抽查、周期管理并建立退出机制,带动全省学校劳动教育场地建设规范化发展。吉州区设置校内外“劳动技能+”实践基地27个,全区中小学生参与校外劳动实践达10万人次。三是加大经费投入。2023年我省从义务教育薄改与能力提升项目中划拨6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芦溪县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劳动教育。
三、聚焦师生关切,推动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一是全面整体推进。注重纵向到底,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幼儿园,制定了大中小幼劳动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做到全学段开展劳动教育。注重横向到边,针对特教学校学生制定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培养个性化的自理自立劳动能力,实现劳动教育全覆盖。二是创新工作载体。首创“劳动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并举办启动仪式,创作主题曲,广泛开展劳动实践集体活动、家务劳动竞赛活动、劳动模范宣讲活动,集中展示交流各地各校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推动体美劳融合发展,把劳动教育主题曲作为体育“大课间”、排舞的规定曲目进行展示展演,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三是优化考核评价。将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情况作为省委督查重点工作,将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重要内容,将劳动教育开课情况纳入挂牌督导范围,督促问题整改,抓好跟踪问效,使劳动教育考核“硬”起来。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平时表现评价与学段综合评价相结合、劳动能力评价与劳动态度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使劳动教育评价“实”起来。
(执笔人:陈蔚、郑胜水)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劳动教育“如何教”“谁来教”“在哪教”“怎么评”等系列实际问题,从工作机制、人员队伍、实施路径等方面统筹用力,努力探索劳动教育落实的有效模式,做好劳动教育实施的“后半篇文章”。全省基础教育系统落实劳动教育的意识显著增强,所有市、县(市、区)均制定了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或具体措施,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了1名劳动教育教师、设有1处校内外劳动实践场所,全部中小学校实现了劳动课应开尽开,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基本搭建,各类劳动实践活动亮点纷呈。现将我省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聚焦“如何教”,完善课程体系,确保“有内涵”
根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结合自身资源自主确定劳动项目和劳动周活动,建设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一校一清单,一校一特色”。坚持实验引领、试点先行,全省遴选建设全环境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实验区1个、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13个、实验校32所,探索丰富完善劳动教育内容和改革实施路径。依托省级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基地校,分学段、分专题录制劳动教育示范教学视频,建立省市县优质劳动教育资源库,打造省级劳动教育优质课、课例89节,让劳动教育“可学可教”。
二、聚焦“谁来教”,建强师资队伍,确保“有质量”
坚持内部“挖潜”,统筹用好综合实践、技术、科学、美术、体育等学科教师资源,培育一批“一专多能”的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探索通过学区内走教、购买教学服务、聘请兼职教师和志愿者等方式,保障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需求。借力职教师资力量,鼓励职业院校安排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中小学兼任劳动实践课教师,相关工作计入课时量,作为普职融通的重要内容。在山东管理学院等高校设置劳动教育专业,在高校师范类专业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重点提高师范生劳动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加强师资储备。强化教师劳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升,在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中开设19学时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块,6.3万名中小学教师完成该模块24万学时的课程学习;培训省级劳动教育骨干教师1600余人,面向5000余名教研员、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课标解读培训,开展送教助研、公益直播、磨课研课等20余场次,让教师开展劳动教育“能教会教”。
三、聚焦“在哪教”,拓宽实践渠道,确保“有阵地”
推动学校配建劳动实践教室,省级首批研究制定了3大类、10余项中小学劳动实践教室配备标准。指导中小学校广泛设立校园劳动岗,发布家庭和社会劳动清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劳动。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校外劳动场地,并纳入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改善项目一并实施。全省共打造学工、学农、生活技能及志愿服务等多类型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144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3900余门,有效丰富了学生劳动实践渠道,实现劳动教育“内外联动”。
四、聚焦“如何评”,强化评价引领,确保“有效果”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的要求列入学校课程体系。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学生综评档案网络巡查,让学生劳动素养“可见可评”“真实可靠”。建立省市县校四级44条任务清单,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对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转办督办通报。遴选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做法和创新成果200余项,供全省学习借鉴。开设“齐鲁劳动教育”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工作指导等,为推进劳动教育提供“金钥匙”。
(执笔人:邵学伦、赵光)
为走好中国特色乡村教育发展道路,激发乡村学校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河南省教育厅在深入乡村学校一线广泛调研基础上,联合省科技厅、农村农业厅等九部门于今年8月出台《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启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力图从鼓励乡村学校广泛开展绿色种植活动这个“小切口”出发,找到“五育并举”新的结合点、突破口,着力塑造新时代乡村教育的新样态。
一、聚焦问题,提出“1个活动理念”
调研发现,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当前一些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不仅“四体不勤”,而且“五谷不分”;在“乡土社会”向“离土社会”转型期,乡邻守望相助、耕读传家传统淡化,逃离农村、逃离土地现象加剧,乡土文化的式微动摇着乡村教育的文化根基,乡村学校创新乏力,亟需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与形式;受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双重因素影响,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闲置、城镇学校大班额的“农村空、城镇挤”现象逐步加剧。对此,我们提出要落实落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31日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提出的加强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在全省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绿色种植活动。引导学生就近就便种植一种本土花草、果蔬、中草药或农作物作为自己喜爱的“绿宠”,全过程参与选种、养护、收获、加工等各环节,期间融入思政、生物、科学等多学科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力争从绿色种植的小切口入手,找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扎根乡村大地、体现耕读特色的“五育”并举结合点,做绿色、根性的教育。
二、丰富载体,设置“8类主题活动”
坚持“立足乡土,因地制宜;以小见大,节俭务实;注重实践,价值引领;融入课程,拓展空间”原则,统筹推进8类主题活动。一是实施“手植一抹绿,绿色沁我心”种植行动。鼓励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种植一种“绿宠”,亲自动手参与种植全过程。二是推动“多学科融入,全方位探究”课程建设。在多学科教育教学中融入种植元素,鼓励学校做好相关校本课程研究。三是开展“浸润乡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思政教育。围绕乡愁、乡情、知农、爱农主题,创新开展思政教育。四是做强“种子迸发力量,种植点燃梦想”科学教育。通过种植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兴趣,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五是拓展“食育健康强体魄,文化传承润精神”食育实践。引导学生养成因人因地因时而食习惯,积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饮食文化。六是举办“捕捉艺术形象,展示种植风采”系列比赛。动员学生以植物为素材,开展绘画、摄影、写作等艺术创作,并组织相关赛事。七是组织“人人动手参与,最美由我创造”最美校园创建评选。倡导师生亲自动手参与,用好学生自种绿植元素,营造具有乡土特色、富于田园气息的校园环境。八是参与“守护家乡环境,共建生态文明”环保行动。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争做环境小卫士志愿者等环保活动,共建生态友好美丽家园。
三、方向引领,明确“5321工作目标”
计划通过乡村学校为期三年“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遴选500门主题实践活动省级精品校本课程、300所省级最美乡村校园、200所食育实践省级示范校,科学利用农村闲置学校建设1000个左右以种植为主的劳动实践基地,规模较小的就近服务当地农村学生、规模较大的服务城区学生,从而实现城镇学校功能教室的物理空间挪移和劳动教育功能的迁移与提升,以疏解城镇学校短期办学压力、避免乡村学校空置浪费,力促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目前,我省已依托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了主题实践活动研究指导中心,组建了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研系统、中小学校、出版单位的50多位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召开了全省主题实践活动推进会,锚定既定目标任务,推动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局。
(执笔人:刘林亚)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永河小学:因地制宜开展“种豆得豆”劳动教育实践
红安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老区县,全县学校大半都在农村。开发农业生产劳动课程资源,对农村学校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场所优势。2020年,红安县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的实验与研究,把农村学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业生产劳动为切入点,进行系列基于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资源开发:根在生活。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主体是学校,而最真实的劳动,则离不开生活。农作物都要经历播种、生长管理、采收、加工、食品制作等生产劳动环节,每个环节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但他们却又往往耳熟却未必能详。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就在这里,把这些生产环节设计成一个个劳动项目,串连起来开发利用,就是完整系统的农业生产劳动课程。红薯是红安地标产品,围绕红薯的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美食制作系列劳动,都适合学生参与。红安多所中小学均充分开发这一地方特色资源,设计红薯移栽、红薯嫁接、空中结薯、液肥配置、搭架子、挖红薯、红薯淀粉、烤红薯、红薯稀饭、红薯饼等一系列劳动实践项目,形成适合不同年段学生、不同季节开展的“红安苕”系列课程。用相同的思路,可以对花生、大豆、油菜、茶叶等作物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前,红安县部分中小学,充分利用当地农作物资源,开发了多个系列的农业生产课程,如“豆课程”、“油菜花开”、“红安苕”、“落花生”“茶韵飘香”等,这些课程因其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利用、紧密联系生活、操作性强、物化劳动成果丰富,正逐步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劳动课程。
实践活动:劳在身边。很多学校为劳动场所所限,想开展也心有余力不足,只能浅尝辄止。学生往往只达到出力出汗的目的,很难对农业生产劳动有相对完整、系统的认知。这方面,农村小学劳育优势明显。农村小学把校内空地进行科学规划,开发出种植基地。孩子们在自己的三分地上春种秋收、浇水施肥、采摘品尝、计算产量、留存种子、加工分享、蔬菜售卖等,劳动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学习生活,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成长的一部分。劳动随时随地发生,播种和收获形成闭环。种豆得豆是农业生产常识,也是朴素的劳动观。这样的校园劳动,已经超越了狭义的课程,化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阳光雨露,让身处其中的孩子茁壮成长。
育人环创:乐在校园。学校最好的校园文化是有育人功能的环境创设。曾经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学生值日、临时劳动,被校园服务岗代替;学校社团活动,多了贴近生活的内容与主题;教室和楼道,是学校最富生机、最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展台与看台。在油菜花开、大豆丰收时节,教室里、楼道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表达;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因劳动而生动。语文作业不只是机械的重复训练,为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写邀请函写倡议书写演讲稿写解说词写说明书,口语交际更是无处不在;数学作业成为完成劳动的重要环节,测测面积称称重量算算产量确定价格统计收入合理分配,不用老师特别布置,孩子们在劳动中自动学数学用数学;画海报摆造型唱丰收诵劳动,母语的英语的,从读出一本书到种出一本书……孩子们忙忙碌碌乐在其中,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作业,于不知不觉中,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得到运用。
体系构建:长在课程。创设以劳动课程为核心的实践育人体系,是红安县在实践探索中找到的行之有效的落实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的做法:以学校育人理念为纲,以育人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机制为支点,融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体,以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落脚点的校本实践育人体系。红安县永河小学率先构建了本校特色的“种豆得豆”实践育人体系。学校育人课程包含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开发形成的“日常生活劳动”“红领巾服务岗”“豆课程(夏秋季)”“油菜课程(冬春季)”“红领巾菜园”“读出一本书”“社团活动”等,分年级设置,定时间定主题,师生全员参与。育人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如劳动实践基地之“责任田”“自留地”、校园文化栏、楼层读书角、广场与小树林、楼道与教室。软环境则是学校固化的德育、文体、劳动周等综合育人活动。育人机制则包括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等,活动虽多,有条不紊。学校结合“种豆得豆”育人理念,从生动的红安民间俗语中得到灵感,以“灵性豆”、“聪明豆”、“跳跳豆”、“美丽豆”、“能干豆”五豆指向五育,设计评价方案和评价工具。育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家委会和家长志愿者们在实践育人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上耕耘,劳动本身便是育人沃土,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就是劳动教育最饱满的果实。
)